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住到郊区小镇又何妨?

发表于2007-10-21
记得8月的一个周末,和家人一起到双溪漂流玩。车过文一西路要进老余杭,看到一个还算漂亮的楼盘——同城印象,当即停车进去转了一圈:看小区环境和房子品质,和业主聊天,去销售部问价格以及下一期的开盘时间、户型等等,觉得那里买房还是挺实惠的。

转眼2个月过去了,杭州的房价又涨了一大截,在昨天写“空想社会主义不能解决住房问题”的时候,忽然跳出一个想法,就是既然“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,也不靠神仙皇帝,要实现百姓的住房梦,只有靠我们自己”,那么,撤离喧嚣而房价又十分高昂的市中心到郊区小镇买房,未尝不是一种解决的办法!

案例1   上次在同城印象一期里面,碰到刚准备装修的一对业主夫妇,五、六十岁,已退休或内退。原来在城里有个又小又老的房子,50平方米左右,卖了50多万元。然后在同城化35万元,买了90平米(同城一期3800元均价),装修家俱一共化了10万。两房买卖相抵还有剩余。现在生活在老余杭,没有了以前老房子的种种烦恼,开始享受小镇的幸福时光。

案例2    一对年轻夫妇,在杭州城里工作。如今在城里买个能够3口之家居住10年的二手房,怎么着也要100万(包括装修家俱)。于是脑筋急转弯,去年在老余杭的碧景园买了个100平米,加上中等装修,化了50万,再加10万买了一辆车。现在文一西路和02省道都竣工了,到城里很方便,如果道路堵塞,那也是外面不堵城里堵。这样60万基本解决了住房问题(由于使用按揭,现钱化了30多万)。以后小孩上学等怎么办?老余杭的太炎小学,百年历史,教育质量其实不比城里差(城里也不是每个小孩都上安吉路小学和学军小学)。

案例3   有位朋友,2001年在三墩——这个余杭划过来的小镇买的房,当初几个朋友还不以为然。现在不仅房价翻了两番,而且随着浙大入驻、交通改善和商业设施的建设完善,大家开始认为三墩是杭州未来的徐家汇了!

郊区小镇与一些开发区、全新的住宅区不同,新区百废待兴万事都要从头开始,郊区小镇原本基本的生活配套设施是齐全的,如老余杭,大小医院有3家,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,商业和市场也能支撑日常生活需要,而房价只有城里的1/3。

放眼全国省会城市,从面积看杭州还是小城市,以武林广场为中心,一个小时车程基本能够覆盖郊区小镇。而且由于交通建设的跟进,昨天的远郊就是今天的近郊,到了明天,这些小镇本身已经是城区的一部分了。三墩如此,九堡如此,老余杭也会如此,还有10来个郊区小镇也必然如此。

如果我们把小镇纳入购房的范围,理性选择的余地变得更加大了,购房的成本和负担大大降低,生活的乐趣由此增加,生活品质也将得到较好保障!

       目前,住到郊区小镇的障碍主要来自心理因素,人们担心住到小镇会被“边缘化”。其实这种担心根本没有必要。现在的三墩,不就住着大批中层官员、大学教授,而杭州市中心的上城下城甚至西湖边,还不是居住着大量的中低收入阶层甚至下流阶层!社会的阶层与住宅区位有联系,但不尽相同。相反,随着城市化的推进,城郊会成为人们越来越向往的居所。后工业社会的富人,更加偏向于住郊区。

所以,住到郊区小镇又何妨?要买房而又一下子买不起市中心高价房的朋友,不妨试一试!
上一页|1|
/1页